< Back to 68k.news TW front page

日本爆「食人菌」疫情!日本旅遊該取消?食人菌感染後症狀為何、如何預防、哪些人需要特別注意...

Original source (on modern site) | Article images: [1] [2] [3] [4] [5] [6] [7] [8] [9] [10] [11]

食人菌是什麼?

Gilnature//Getty Images

食人菌又稱食肉菌,學名為「A型溶血性鏈球菌」、「化膿性鏈球菌」。

A型鏈球菌其實是種常見細菌,不過一旦因身體免疫系統不佳,造成皮膚傷口感染後,傷口就會出現組織壞死僵硬的情況,看起來像肉被吃掉一般,所以有「食人菌」之稱。

食人菌感染途徑?

Photographer, Basak Gurbuz Derman//Getty Images

A型鏈球細菌的感染途徑如同感冒一般,透過飛沫及接觸傳染,好發於3至15歲的兒童及青少年, 尤其在冬季與春季最為常見,潛伏期約2到5天。

前台大感染科醫師孔祥琪在粉專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指出,A型鏈球細菌常見於全年齡層的皮膚感染(比方說蜂窩性組織炎),兒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咽喉炎。

食人菌感染症狀是什麼?

Dragos Condrea//Getty Images

台北榮總兒童醫學部醫師那曼玉醫師表示, Α型鏈球菌是兒童常見的細菌感染症,臨床表現包括發燒、喉嚨痛、扁桃腺發炎化膿、草莓舌及摸起來如砂紙般粗糙的皮疹,後期可能出現皮膚脫屑,這些症狀表現又被稱作「猩紅熱」,是由於Α型鏈球菌釋放毒素而引起斑塊狀且粗糙的皮膚表徵。部分病人會在手肘窩處出現色素暗沉的線條,醫學上稱為「Pastia line」,也是猩紅熱的特徵之一。

疾管署表示,Α型鏈球菌除感染喉嚨外,還會感染皮膚造成膿疱瘡,引發蜂窩性組織炎,若更深入到筋膜,會造成壞死性筋膜炎;另外,會引起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(STSS),導致多臟器衰竭,進而引發休克死亡。

什麼是毒性休克症候群(STSS)?

Warmworld//Getty Images

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醫師湯仁彬於台北醫師公會會刊中指出,A型鏈球菌及葡萄球菌菌種可產生超抗原或毒素,造成嚴重的毒性休克症候群(STSS),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經常伴隨蜂窩性組織炎、壞死性筋膜炎,死亡率在30%到60%之間。

症狀則會出現高燒、低血壓、嘔吐、腹瀉、腹痛、肌肉痠痛、頭痛、畏光、結膜炎及關節疼痛,呼吸道症狀包括吞嚥困難、草莓舌、咽喉紅腫,典型的鏈球菌毒性休克症候群具低血壓或休克合併至少下列2種情形,皮疹、肝功能異常、腎功能異常、泛發性血管內血液凝固症、呼吸窘迫症候群、壞死性筋膜炎。

而日本讀賣新聞也指出,感染A型鏈球菌後,在極少數的情況下,會變成嚴重的毒性休克症候群(STSS),突然出現高燒、四肢腫脹、疼痛,幾十小時內可出現多重器官衰竭,導致休克狀態。

食人菌高風險族群是誰?

RealPeopleGroup//Getty Images

免疫力低下、糖尿病患、洗腎患者、老年族群等慢性病患者感染A型鏈球菌後容易惡化為毒性休克症候群,死亡率就會提高。

如何預防食人菌?

Mike Kemp//Getty Images

前台大感染科醫師孔祥琪指出,A型鏈球菌是飛沫傳染和接觸傳染,所以預防很簡單,就是老生常談的:勤洗手,戴口罩。另外如果身體有傷口,要及早消毒處理好傷口,以免後續有細菌感染。

該取消日本旅遊嗎?

© Marco Bottigelli//Getty Images

日本爆發「食人菌」疫情的原因目前仍有待專家進一步查明原因,對此,胸腔科重症醫師蘇一峰公開表示,其實A型鏈球菌到處都是,並呼籲大家不用恐慌,也不用因此取消日本旅程,只要戴好口罩和勤洗手就能降低感染機率。

台灣有A型鏈球菌?

onlyyouqj//Getty Images

我國衛福部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,A型鏈球菌感染不屬於我國法定傳染病,但根據實驗室監測,國內今年每週A型鏈球菌檢出件數介於22至36件,和近4年趨勢相當,持續監測中。

【延伸閱讀】

BAZAAR

Watch Next

< Back to 68k.news TW front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