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 Back to 68k.news TW front page

大麻長期使用竟引發這些嚴重後果!諮商心理師揭露大麻的真實危害 | 聯合新聞網

Original source (on modern site) | Article images: [1] [2]

udn 生活 心靈花園

Your browser does not support HTML5 Audio! 😢

2024-06-16 08:49 時報出版/ 文.林萃芬 大麻 毒品

關閉

示意圖/ingimage

為何有些青少年會在不知不覺中墮入藥物毒品的深淵?不少藥物毒品成癮的人,都是從青少年階段開始使用藥物毒品。雖然原因各有不同,但專業諮商心理師林萃芬在其著作《從習慣洞察人心》(時報出版)中提到,這些原因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:有人是因為朋友聚會,基於娛樂效果而嘗試看看;有人是受到好奇心驅使,想要體驗是什麼感覺;也有人是為了達到某種效果而使用藥物,例如借助藥物提神或放鬆情緒。還有一些人依賴藥物來解除壓力和煩悶,不知不覺間藥量越用越重,最終無法停止,因為一旦停止使用便會引發嚴重的不適和難受的身心反應。

父母溝通不良,孩子易染毒癮

國內外有許多關於濫用藥物毒品的研究,發現那些嚴重藥物毒品成癮的人,通常和父母的溝通不佳。他們與父母之間缺乏親近、公開、自在、積極、正面的溝通習慣。此外,這些成癮者的父母本身也常有較高比例的成癮行為,例如酗酒或吸菸。藥物毒品成癮的人對父母有很多不滿的情緒,因為父母很少稱讚或鼓勵他們,教育方式也前後矛盾,經常態度不一致。他們一方面嚴厲管教,一方面又在孩子未達期望時習慣性拒絕和不接受他們。有些藥物毒品成癮者曾經是身體受虐兒或遭受過性虐待,因為成長過程中的痛苦記憶,加上習慣性貶低自己,讓他們很容易逃避到藥物毒品的世界中。此外,這些成癮者也更容易感到寂寞、孤單、憂鬱,並且更可能進行危險性行為。

大麻非無害植物,易致全身問題

很多使用大麻的人認為,大麻是天然的植物,對身心不會造成太大的危害。其實不然,使用大麻會出現明顯的問題行為或心理改變,例如動作協調受損、產生欣快感或焦慮感、感覺時間過得很慢、判斷力減弱,以及社交退縮。使用大麻後的兩小時內,會出現結膜紅腫、食慾增加、口乾、心跳加快等生理反應。如果長期大量使用大麻,還會出現戒斷症狀,包括易怒、憤怒或有攻擊性,容易緊張或焦慮,難以入眠,食慾降低或體重減輕,坐立不安、憂鬱情緒,以及身體不適,如腹痛、發抖、冒汗、發燒、發冷、頭痛等。此外,大麻還會引發精神病症、焦慮症和睡眠障礙,並不像大麻使用者所認為的那樣對身體無害。

安非他命能提神?濫用成癮生活崩潰

使用安非他命的人會出現許多不適當的行為,例如與人鬥毆、過度敏感、判斷力變弱、過度自誇、人際關係惡化,以及工作效率降低。如果使用一段時間後突然中斷,會出現以下這些戒斷症狀:憂鬱症、易怒、焦慮、坐立不安、容易疲勞、失眠或嗜睡,甚至可能出現譫妄或妄想。

戒癮之路艱難險阻,需以毅力重建人生

無論是購物成癮、性愛成癮、賭博成癮、酒精成癮或藥物毒品成癮,一旦染上這些習慣,就很難戒除。這是因為成癮者常常因為某些心理狀態而破戒,這些想法會降低他們的警覺性,讓他們再度沉迷於成癮的世界中。林萃芬指出在諮商過程中,我見過許多因成癮而痛苦的人,他們不斷在發誓戒除成癮行為和再次破戒的挫折情緒中掙扎。成癮者通常會遇到三個主要困境。首先,他們可能會再度進入過去沉迷的情境,這使得他們容易再次陷入成癮的陷阱。其次,在戒癮過程中,他們需要對抗渴望或破戒的情境,這是一個持續的挑戰。最後,他們很難發展其他有益身心的活動來代替成癮行為,這使得他們難以找到新的、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
壓力增大,成癮者如何自救?

當成癮者遇到這些困境時,如果沒有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法,問題會逐漸累積成壓力,最終導致破戒,形成惡性循環。容易導致破戒的想法包括幾個方面。首先,他們可能想要逃避,快速遠離痛苦情境,暫時甩開壓力。其次,他們可能想要放鬆,認為工作那麼辛苦,總該輕鬆一下。再者,他們可能什麼都不管了,對生活目標失去動力,不在乎任何事情,腦中充滿幻滅的想法。最後,他們可能無法自我控制,原本保證自己可以控制成癮行為,卻又再度破戒。

成癮者思維模式難改,關係緊張易受誘惑

這些想法和行為模式,使得成癮者很難擺脫成癮的困境,並且增加了再次陷入成癮的風險。只有通過有效的解決方法和支持,成癮者才能打破這個惡性循環,找到新的生活方向。當成癮的欲望越來越強烈時,成癮者的人際關係也會變得越來越緊張。他們會自動迴避阻止成癮行為的家人和朋友,只愛跟同樣有成癮行為的人在一起,也常常禁不起別人的邀約而破戒。另一種常見的社會壓力是,成癮者會忍不住回到誘發欲望的地方,例如趁著出差回程順道去賭場逛逛,結果受不了誘惑,又再度破戒。

圖為《從習慣洞察人心:學會識人術,解決人際關係的所有煩惱》書封。時報出版提供

學會拒絕誘惑,成癮如浪潮終會消退

如果日常生活中無法完全避開危險情境,那麼「學習如何拒絕」就是戒癮成功的關鍵。越能夠拒絕誘惑,就越不會破戒。相反的,越合理化成癮行為,總是使用藉口或模糊的回答,就越有可能陷入成癮的泥潭,無法自拔。事實上,欲望就像浪潮,只會增強到某個程度,之後便會漸漸消退。所以當它出現時,想像自己是個衝浪者,隨著海浪起伏,感受它的發生、增強到破滅,然後變成泡沫。當成癮者了解自己的心理議題與欲望的關連,就能逐漸學會以最小的力氣駕馭和控制自己的欲望。

※ 提醒您:禁止酒駕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

※ 提醒您:抽菸,有礙健康

※本文節錄自《從習慣洞察人心:學會識人術,解決人際關係的所有煩惱》一書,時報出版提供,未經同意請勿轉載。

大麻 毒品 溝通 藥物濫用

為什麼你撐不下去了?一圖檢視耗竭你個人能力的「微壓力」所引發的漣漪效應

消耗我們個人能力的微壓力潛入我們已經負荷過重的每一天,使得每一天變得更長,充實感卻減少,迫使我們不斷轉換焦點,並承受其代價,導致我們工作效率降低,還會滲入我們的個人生活。

2024-06-25 10:06

什麼是「微壓力」?它出現在我們每天的生活中 來源很少是上司「多為家人朋友」

微壓力的來源很少是典型的麻煩人物,像是難搞的客戶或是可惡的上司。相反地,它來自與我們最親近的人:我們的朋友、家人和同事。

2024-06-25 09:20

5旬婦失婚、負債累累…憂鬱症讓腰臀疼痛加劇 諮商師「4句話」助她擺脫痛苦康復

海倫在五十多歲的時候,在家人鼓勵下來我們這裡求助。儘管她是律師助理,並且有兩個她心愛的、健康成長的孩子,但在接連兩個男人為了年輕女性而離開她後,她的兩次婚姻都以離婚告終。離婚後,她發現自己孤身一人,並負債累累。

2024-06-24 10:26

看似人生勝利組的她30歲那年被診斷不孕 導師「5句話」助她放下對體態的執著生下男嬰

現年二十九歲的吉塔,很小的時候就清楚知道自己想從生活中得到什麼:住在哪裡、做什麼工作、嫁給什麼樣的男人,甚至要生幾個孩子都想好了,並決心要實現這一切。整個高中期間,吉塔在學業和社交方面都努力不懈,還參加了領導力小組、編輯校刊和年鑑,並在高中的最後兩年擔任班長。

2024-06-23 15:46

越愛你就越要把你推開?迴避型依附不是不愛 而是怕受傷害!

《戀愛兄妹》被稱為是一檔不會有人心碎的戀綜,和手足一起上節目找尋真愛的設定,讓參與者們在這裡無論如何,都至少被一個人愛著。值得注意的是《戀愛兄妹》不只談愛情,還談親情,隨著家庭敘事的展開,觀眾也能從中看見原生家庭,如何可能影響一個人的親密關係。

2024-06-23 10:39

家庭關係疏離、男友家暴…妹子嚴重貧血 治療師以「3肯定句」幫助她在半年內痊癒

小時候丹妮絲因為父親賭博成癮經常搬家,為了躲避債主,一家人一次次遠離家園。買食物的錢從來不夠,孩子們幾乎每天都餓著肚子上學。

2024-06-20 16:10

共 0 則留言

< Back to 68k.news TW front page